錄音工程可以變成錄音學嗎?
這學期修了一門課,老師想嘗試把錄音工程轉換成錄音學!因為工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絲不苟硬梆梆的,而錄音學感覺起來就美多了,同時錄音師也可以像攝影師建築師ㄧ樣被稱為大師,而不是像那些其他工程師或研究員,即便成為一位Fellow,好像還是跟藝術扯不上邊,所以試著想想吧!
以前沒有攝影這回事,所以畫家有很多事可以做,所有需要將影像記錄下來的事都可以請畫家來畫,因為客戶的需求跟畫家的自我挑戰,一幅肖像畫不是只有一個人傻傻的站著或坐著,搭配著背景跟光影,總覺得這個人活脫脫的就在你的面前,一幅風景畫也不再平面,畫家利用透視的效果,將一個立體的空間呈現出來,在一個畫家的訓練過程中,色彩學、透視空間學、光學都是必需要修習的課程,當然不可否認的,畫家也需要天份,對藝術獨到的見解,藝術就是實驗,就是創意,同樣的主題,不同畫家來畫可以畫出不同的故事,而當有了攝影這回事之後,畫家可以不用再畫肖像畫了,這個工作可以交給攝影師,那畫家還做什麼呢?
什麼是好的錄音,真的會有原音再現這件事嗎?誰知道原音是什麼?
平衡的聲音又是什麼?立體聲又是什麼?
而錄音的確也是一門學問,聲學、空間音響學、電學都是一些基本的課程,因為一個好的錄音除了要靠一對好耳朵監聽之外,對所使用的錄音器材要瞭若指掌,對要錄製的樂器人聲的本質有所了解,錄製的曲目所應該呈現的風格在心中有所盤念,還有對錄音場所的掌握度,很多狀況也許不需要繁複的公式證明而是需要常年的經驗累積,而一個錄音的好壞,除了看看是否符合作曲家的原意外(讓所有的聲音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合時間,用它該出現的音色合音量),適度的殘響可以增加音樂的透明飽和度,就像所有的設計rule,開始建構時(錄音前的規劃)要從top-to-down:了解所要錄製的曲目(everything) -> 了解錄音環境及構思要運用哪些錄音器材 -> 依據聲學原理及曲目所需構思麥克風的配置方法,而要實踐時(開始錄音時)則要從down-to-up再三double check: 確認聲源及產生聲音發散的狀況(聲源跟環境的interaction) -> 確定錄音器材及收音的狀況 -> 最後再確認錄音與原音的差別,儘量做到各個聲部的平衡,記錄音樂作品的藝術價值。
其實所有的藝術都是因人而存在,一張好CD,結合了作曲家、表演家及錄音師的心血,發燒樂迷總是不斷的找尋發燒片,更要不斷的突破自己,去告訴世人什麼是人世間美妙的聲音,我不想要用合諧來形容,要成為錄音家,而不是永遠都是被人需要才存在的錄音師,現今所有的錄音幾乎都是跟人有關,人的聲音,人演奏演唱的聲音,如果沒有被錄音者則錄音師可能就不用存在了,錄音師受到了一些侷限,不能像畫家或攝影家一樣,所以好像建築師一樣沒有被稱作建築家一樣,沒有人要使用建築,建築師似乎就不用存在了,不過就像建築大師一樣,有了建築工程的背景,再來就要柔和其本身的藝術價值,而設計出一座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建築物,抓住眾人的眼光,當然好的建築也會與人文融合,它會結合城市的特色再轉而成為城市的地標,也像一部好的紀錄片,導演不會僅只是紀錄主體,而忽略週遭的人文與生態環境,它是充滿人道主義的,所以一張好的錄音,其實背後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錄音師在記錄這美好的一刻時,除了專業的鞭策,我想他也是認為那就是一種真善美的藝術表現吧!
http://www.imu.nctu.edu.tw/annoDetail.php?anno=68
http://blog.yam.com/amstudio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ent/zhuanti3/afras2/famous/200608080580.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