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的是音樂,是聽的懂的,是看得到也感覺得到的. 

Philips Glass

        覺得太晚認識這位大師了,一次又一次的錯過認識他的機會,這次他的經典再現總算讓我牢牢的記住他,不會再忘記了! 

        今天聽到大部分的曲子,都有一個讓你想聽不見都不行的高音部(鋼片琴的音色,由Michael Riesman負責的鍵盤,我真的很佩服他從頭到尾專心一致的彈著他那單調的幾個音,有時是音階,有時是更多音符的半音階,不像Philips Glass or Mike Rossi駝著背or偶爾翹個腳),它主宰了整個音樂的行進的速度,雖然有渾厚的低音支撐,但是那個高音部不是旋律,而是一個支撐整個樂曲的power,如果用人生來比喻,那個高音部就像我們的呼吸,還是心跳,是支撐整個生命的power,一開始,我就清楚的聽到這個不停反覆的高音部,可是很神奇的是,當我聽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輕輕的閉上了眼睛,我發現這個高音部給我的感覺變弱了,而其他的聲部正漸漸的浮現出來,我開始可以選擇我想focus的聲部,我不確定低限音樂的典範就是我聽到的這個樣子,因為雖然乍聽之下會覺得單調,但是當我把各個聲部拆開來廳的時候我發現了無窮無盡的變化,甚至到後來,我在想這可跟變奏曲不一樣,一段一段很明顯有頭有尾,這種音樂似乎可以是永遠不結束的,當然不結束可不行,就像我們的生命總有走到盡頭的一天,只是生命的最後一天是任誰也說不準的,所以Glass的音樂何時結束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不過老實說音樂要結束還是有些跡象的,只是對於低限音樂來說,不會有明顯的聲音改變,不會有明顯的漸強和漸弱,不會有漸快或漸慢............)

        之前是曾經注意過思迪麥的意識形態廣告,但是並不知道這幕後還有藏有Glass這位大師,之前有看過時時刻刻,卻也沒想到跟這部電影搭配的如此完美的配樂是Glass這位大師的傑作,今天節目演出前的解說,有一個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觀點,音樂與其他媒體結合的方式: 一定要速度一致嗎?像我今天聽到的音樂幾乎都是快板,甚至我懷疑還有極快板,這樣跟影像,舞蹈搭配在一起不會格格不入嗎?影像不可能急速播放,舞者也不可能跟的上這種音樂,但是就是搭!!!感覺起來是一種對比,外在環境越是汲汲營營,內在心靈卻越是澄靜透明,我想到每次在搭車時,我總是喜歡靜靜的望著窗外,窗外的景象永遠是片刻即逝,雖然我永遠也看不清,但是我卻希望車子永遠都不要停,因為此刻我的心是平靜的,好像所有的身外之事都不再重要,那是種跳脫了現實的感覺,所以聽完Glass的音樂,沒有熱血沸騰,沒有感動落淚,只留下很深很沉的呼吸...

        還好,我並不會因為今天聽了Glass的音樂就只愛他的音樂,因為人會檢視自己的內在,人卻也會追求外在的刺激,我想大師也不會認為世界上只有他的音樂是最好的,人有七情六慾,音樂當然也要不能只有五顏六色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