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時間:2017/6/8 - 2017/7/5 

作品名稱:迷津 / Lost Trek

媒材:影像、音像 (因為工程與音樂的背景,讓我實在無法僅以錄像來說明媒材)

自傳體式紀錄片

作品說明:2016年初,媽媽被診斷出乳癌二期要開刀,突然,這幾十年來所遇到的醫治與療癒關係在一瞬間全部浮現了出來,也最終促成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與製作。透過這個作品,觸碰了跨越三代的生命皺摺,我試著將其揭開、探索,並重新折疊,或許,是期待著可以找尋到心靈拼圖中遺缺的蹤跡。

影片中處理的兩件事:痛與關係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最近跟我最親近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痛的感覺好像又離我近了一點

所謂生命的皺褶,在這部紀錄片中,或許多是心裡的傷與身體的痛

因為人除了五感,還擁有許許多多的感覺,但似乎唯有疼痛突然來襲時,會讓人無法忍受,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除之而後快,無奈事與願違,我們總是不但需要學惜忍耐痛苦,甚至欲除去痛苦還必需要遭受更大的痛苦。

誰知道痛苦亦是人類共通的語言,人們雖然無法如實的感受到他人的痛,卻一定都在自己身上擁有過各式各樣的痛,我曾經對他人的傷痛並不在意,但卻自艾沒有人了解我的痛,如今,我試著放下怨艾,試著不去憂慮無法體會或理解他人的痛,而試著運用藝術的視角,看待傷痛,用藝術的手法,接受與涵容傷痛,讓沈重的痛能夠安穩的降落,讓脆弱的痛不會被摔碎,讓痛能夠被包裹與呵護,更讓傷痛能夠表達,能夠創造,無論其創造了什麼,無論能否被人了解,它得到了一個轉化的契機。

我常常想起曾經收過的一張卡片上寫著:我也許不能讓你感覺舒服,但卻能讓你比較平靜的吞下那些你無法吞忍的。

我們無法預測傷痛何時會出現,會以何種方式出現,讓痛不管出現在何處,出現在何時,我們還能夠自在的與傷痛共存,感受傷痛所帶來的另一層意義。

至於關係,雖然這幾年學習藝術治療,不斷的在學習客體關係,但是如同Bion所認為的,投射性認同不僅僅是一種幻想,它實質上還是兩個個體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從內在客體到真正的交流,意即我們不是在處理幻想,我們在處理實質的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醫病關係、婆媳關係.........,又如同溫尼考特所認為的,沒有嬰兒的單獨存在,只有母嬰(即便沒有媽媽,也有最近的照顧者),這說明了,沒有關係,人活在世界上,就不會成立,我們自出生就無法脫離關係,是我與他的關係?我與你的關係?還是我與我自己的關係?當關係無解,生命恐也會無解,因為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與製作,如同抽絲剝繭,將所有片段切碎與重組,在這個過程當中,藉由聲音與影像,我似乎與所有的客體或自體重新的遭遇,在某個影格瞬間,在某個聲響瞬間,那個瞬間讓時空重新疊合,出現了為關係而生的新的通道,當我對影格與聲音逐一的檢視,交錯拼貼時,關係重新被我建構起來,影像與聲音出現了厚度,不斷地膨脹。

每當我以為就這樣了,不能再處理了,但過了一些時間再看,好像又有新的可能性從影片出跳躍出來,因為藝術治療,因為紀錄片的製作,我對所有新關係的建構發展,甚至消融,開始有了不同的體悟,藝術的創作,到底是為了誰,到底是為了什麼,對我而言,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過程中我倒底有多專注,我是不是在乎每一個聲音每一個影像,當我在乎它們,它們終將也有所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nisechen 的頭像
    denisechen

    Denise的藝術與生活觀感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