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143_10151541842270784_1033197252_n  

John Baldessari, "Beethoven's Trumpet (With Ear), Opus #132 Reverse" (2007)

前兩個禮拜跟孩子們討論為什麼是聽聲音而不是聽音樂,最重要的一點是音樂只是聲音的一種而已。

我們的耳朵本來就不是只拿來聽音樂的,我們常說人的背後沒有長眼睛,人也不可能像貓頭鷹一樣,頭可以轉180度,那麼,耳朵就成了我們辨識人事物方位的最佳幫手,當剛出生的寶寶雖然還看不見媽媽,但卻能聽得到媽媽,能聽得到,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John Baldessari's "Beethoven's Trumpet (With Ear), Opus #132 Reverse"(left), circa 2007, and Nick Cave's "Soundsuit", circa 2010,

 

高中的時候,因為樂隊演奏全本的"真善美"音樂,讓我知道了原來真善美的英文是"Sound of Music" 

但老實說,我一直沒有很懂其中的真諦,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另外的一句話"Sound of Sea"

我終於恍然大悟,音樂雖然常常帶有旋律,旋律也常常是最讓人著迷的一部分,但是音樂的本身,或說音樂的本質,卻才是真正的真、善、與美,一首歌如果不是人唱的而只是用樂器演奏,就感受不到歌詞的奧妙,一首曲子如果只用單音演奏,雖然可讓人感受單純的音高、音量、與時間元素,但卻沒辦法讓人完全的感知曲子中全部所要表達的意境,所以作曲家加入和聲、音色,用不同的重疊與並置,來凸顯或襯托一個主旋律,讓一個主旋律(主動機)並非只是赤裸裸的呈現,而是巧妙的出現、融入、隱藏,如此才能深入人心。

搭配古典音樂出現的西洋樂器,除了都有美妙的音色,通常都具備了絕佳的音準,當初,在樂隊中沒有選到我最想要的豎笛讓我有點難過,以致雖然自己吹Saxphone,卻總沒有辦法好好欣賞它的音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不常在古典音樂中出現。最近,爸爸的同事組了一個Saxphone團,喚起了我許許多多的回憶,那時最愛的一首Saxphone曲子:Kenny G - Dying Young,聽說就是因為Saxphone的音準問題,讓它進不了廳堂,但誰知道,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問題,讓許許多多的演奏家可以把玩它的音色,創造出各式各樣的爵士風格,成為即興演奏家的最愛,這天生的特性,讓它不但沒有消失於音樂界,反而是在現今樂壇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呵呵!好像有點離題了,其實是,我跟孩子們說,知道音樂家為什麼能寫出這麼多好音樂嗎?因為他們總是在聽聲音,而不是只有在聽音樂,他們了解聲音的特性,音樂是他們重新詮釋的方法,什麼叫做詮釋,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所接收到的訊息吸收融會後再重新表達一次,畫家用畫,音樂家用音樂..........如果我們只聽音樂,即便你完全了解音樂家所要詮釋的物件、聲音、景象、意境等等,你還是不會完全了解音樂的真諦,就好像整天坐在電腦前面,那個框框不會告訴你世界的真諦一樣,雖然說人的靈魂控制了整個人,雖然說軀體只是個軀體,但是當病痛纏身時,軀體其實會反過來控制心智,所以說,人為什麼會有五感,為什麼要有耳朵,耳朵不是讓你只聽音樂用的,除了傾聽周遭人的聲音,還要傾聽大地的脈動,同樣是噪音(沒有特定頻率的聲音),工地的噪音讓人心情不好,但大地的雨聲水聲卻可以消除人們的煩憂,傾聽季節的聲音讓人可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日常生活的聲音讓我們保有警覺讓我們安全,所有進入耳朵的訊息都可以激發我們的靈感與創意,不要忽略細微的聲音,不要讓巨大的聲響破壞聽覺,人生在世,長保各種感覺的靈敏,有意識的活者,才能創造美好的人生。

最後,因為看到文章一開始的裝置作品,讓我有了深深地感觸,貝多芬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幾乎無法再聽見聲音,而耳朵原本是用來接收聲音訊息的,但這件作品,卻像是貝多芬要把聲音送出來似的,的確,雖然聽不見,但他從沒有停止創作,從沒有停止把真善美傳遞給世人,他喜歡散步,很多藝術家都喜歡散步,聽不見也許讓他一開始很錯愕,但他還有其他的感官,憑藉者過去所累積的聲音資料庫,他所創造出來的音樂依舊讓人讚嘆,我們不是每個人以後都會聽不見,但是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聲音資料庫還是有必要,不是為了要當音樂家或藝術家,而是為了要讓生活不無聊,讓生活更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