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眼睛看,卻可以觸動到影像處理的神經以及影像處理的大腦區塊,雖然接收端(input)出現問題,但是因爲其他感官還是有輸入,而各種感覺是交互作用的,用心看也是讓感覺可以共融,是聯覺與共感,真的看不見嗎?
1. 我們只是不能看到握拳,卻因此而看到了更多,不給我們看手,其實是讓我們看到更多其他的東西,師父問看得到嗎?其實應該是看得到,而且看到的更多。
2. 老菩薩看到的黑,只是我們的畫板或影像背景永遠是黑的,像是影片中的幽暗宇宙,但是我們可以在其上添加各種「相」或「像」,
「十番顯見」正是《楞嚴經》中佛陀通過十次比喻來開示我們能看到東西那個見的本質。就其十番的科文 (經文的摘要)來看,可以明顯地看出首番的「指見是心」為其核心。「十番顯見」其後的九番「示見不動」、「顯見不滅」、「顯見不失」、「顯見無還」、「顯見不雜」、「顯見無礙」、「顯見不分」、「示見超情」與「顯見離見」,則都是圍繞著首番的「指見是心」進行正面的闡述。
看完這部,我在想「心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ntal_image
心像在大多數情況下非常類似於感受到某些物體、事件或場景的視知覺經驗,然而在感受這些經驗時,相關的物體、事件或場景並未實際呈現在感官上。有些時候的心像有著快速、變幻無常、不自主的特點,尤其是在入眠期和半醒狀態下,此時會違背知覺,呈現千變萬化的場景而無法清楚辨識目標。心像有時會產生同等於想像體驗的效果。
其實,如果我們不否認(肯定)心像,就能知道現實也不會固定,雖然現象學在解釋與詮釋現象,但是因為解釋與詮釋(甚至只有描繪),就有了「固定」與「確定」之意。現象中的「現」說明了一切,而相隨心轉,現象也會一直流轉。把現象固定下來,也是一種精神分析,因為我們只想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卻不知道這只是人生長河中一個時間間距幾乎為0的瞬間片段。我們需要解釋而不願意繼續走下去,是因爲我們將所有關係都固著了,所以糾結了,卻不知「不可思與不可議」,而必須走下去。
如此是超越鏡像,佛陀的時代,雖然還沒有神經科學,但人類的演化基本上已經完成,人類的身心所應具備的功能也基本上已經完成,種姓制度的苦,不會亞於現代人所遭遇到的苦。愛與慈悲本不相違,但聖經裡的「愛」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愛 是 恆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愛 是 不 嫉 妒 ; 愛 是 不 自 誇 , 不 張 狂 , 不 做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處 , 不 輕 易 發 怒 , 不 計 算 人 的 惡 。
在這些愛的前提上,必須是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因此恆久忍耐是不費力的費力,是一種心無罣礙,是一種無差別的見山又是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