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桑與德布西的複三部曲式

    根據吳祖強的曲式與作品分析中的迴旋奏鳴曲式的解釋,認為其與複三部曲式區別的原則在於第一部分的(b)樂段是否具有奏鳴曲式第二主題的特性,並是否於再現部中反映音樂發展後的變化,以此特點去檢視聖桑的低音管奏鳴曲Op.168第二樂章發現其應該是不屬於迴旋奏鳴曲式(aba’->cdc’->a”),因為(b)在再現部並沒有以本調或另外形式再出現,且與第一部分的a樂段對比性並沒有很強,雖是屬調, 反而是(a)樂段中e小調轉G大調較感覺到對比的色彩,整個第一部分大部分屬於小調區(eb);而第二部分(trio)則與第一部分有較大的對比,大部分屬於大調區(E/C/Db),且articulation也不相同,雖然其中間樂段(d)用到第一部分的素材,但並沒有發展的樂念;第三部分回到e小調,因為(d)樂段的緣故,且聖桑似乎為了充分的展現了詼諧曲風,因此只出現(a)樂段變化再現後,即利用上行漸減值的半音音階讓整個樂章有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結束。

    法國於1878/1889/1900年分別舉辦了三次的萬國博覽會,其中又以1889年紀念法國大革命百周年最具意義,大量的東方元素激發了法國藝術家的靈感,除了身為法國作曲家應該要建立自己的音樂風格而不能老是屈服在德國的音樂之下的原因外,德布西也在音樂中融入東方異國色彩,期前奏曲VIII棕髮女郎即為一例,在此欲以複三部曲式來分析(aba’->cdef->a”d’(coda)),因為(b)樂段並沒有在之後再現,且亦與(a)樂段對比性不強。在全曲當中僅有第27小節出現V(但沒有回到I),一方面為不想呈現調性色彩,另外一方面,德布西運用了五聲音階及平行4/5/8度,類似奧甘農的中世紀曲風,讓這首曲子不是以傳統標的標題性音樂手法,而是將音符還原成他認為最符合其樂念的色彩,雖然不願意自己的曲風被標為印象樂派,但是其營造出來的感覺的確帶與印象畫派的風格不謀而合,若是以林淑真[1]的分析,則可看到在第一部分的(a)小七和絃組織的旋律,(b)為五聲音階羽調的旋律(c)為七聲音階(MixolydianIonian)的旋律,而和聲在(a)(b)呈現明朗的大三和絃,(c)是以屬七和絃第三轉位的平行構成,在短短的18小節中,乍聽之下只覺得旋律非常的連貫,但仔細推敲,卻能看到細部的精雕結構。

    一位偉大的作曲家,總是不願被傳統所束縛,聖桑雖年事已高,但仍認為自己可以不斷嘗試新的音色,此首為低音管做的奏鳴曲,曲風精煉,不因為轉調而擴大曲子,反而使用非常精簡的和聲就將轉調轉的自在寫意,無論在大小調的遊走,都讓人有不知不覺的感覺[2],樂風雖然依舊浪漫,但卻不失其新穎性。而德布西更可以算是20世紀音樂的先驅者,由於他的慧眼(),將古曲式復興,將東西方結合,在在都帶給後輩音樂家們非常好的啟發。當然在曲式上,雖然再現的意義與功能依舊存在,但是奏鳴曲的曲式框架已被打破,複合曲式或自由曲式更能讓作曲家有更絕佳的發揮。

Reference [1] http://www.music.ntnu.edu.tw/conference/piano/mo/9.htm

[2]http://www.answers.com/topic/sonata-for-bassoon-piano-in-g-major-op-1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