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6  

William Kentridg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雖然身為南非少數卻有權力的白人,Kentridge不是施暴者,不是當權者,他的爸爸甚至是曼德拉的辯護律師之一,理論上他不是一個需要說抱歉的人, 但是從小目睹這一切,讓他不去想都不行,他無意走政治之路,而嘗試著用藝術來抒發他心中的種種想法。

Between 1989 and 2003 Kentridge made a series of nine short films that he eventually gathered under the title 9 Drawings for Projection. In 1989, he began the first of those animated movies, Johannesburg, 2nd Greatest City After Paris. The series runs through Monument (1990), Mine (1991), Sobriety, Obesity & Growing Old (1991), Felix in Exile (1994), History of the Main Complaint (1996), Weighing and Wanting (1998), and Stereoscope (1999), up to Tide Table (2003) and Other Faces, 2011. 以下是Kentridge的介紹(以其動畫為主)

其中第八部動畫在下面的鏈結可以看到完整版(配樂也很值得留意)

this is tomorrow - William KentridgeStereoscope (1999)

從Bell實驗室發明電話開始,人類的生活開始有了重大的改變,有人說通訊開始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密切,但也有人說資訊分離了人與人的關係,而時下正流行的是手機阻礙了親子間的關係,資訊爆炸不代表你的心靈是充實的,相反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空虛,因為當人們不自覺的開始擁抱所有的框框(電視框、電腦框、手機框、、)時,你會忘了人與人之間真正溫暖的擁抱,到底這些框框有多大的吸引力,以致於沒有框框沒有網路就急著跳腳,失去了人們原有的紳士風度,這些框框的確會讓人有種跟世界相連的感覺,但是這所謂的世界到底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要如何能夠判斷呢?

人如果不能自覺,那麼再多的話語再多的資訊都不真實,甚至還帶有病毒,給你再多的框框還是會覺得空虛,還要多少框框可以滿足人們的心靈?有錢有權有名有利,人們有自覺過嗎?

人是容易不記得事情的,人如果永遠不會忘記事情,為什麼歷史中會不斷的出現戰爭,還是即便記得,也要戰爭,也要暴力,因為人性如此?因為說不同語言信不同的教就要打,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就要打,因為種族歧視就要打,不不不,現在連同文同種都還要因為一口氣嚥不下就要打,這該如何解釋?

人啊!人,為什麼人世間有說不完的故事,同一個故事的起頭可以指向無限多種過程跟結局,以前我在看書時,總會想先偷看結局,因為總喜歡是happy ending,但是欣賞現代藝術表演,我不只偷看不了結局,我甚至看不到結局,看完了常心中百感交集,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其實並不容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了解了一件事,如果一部影片一部戲一個表演,能喚起人們的自覺,無論是任何感覺,那就夠了,當然,有的作品只讓人想一分鐘,有些作品卻讓人想了又想,就像Kentridge的動畫,我真的是想了很久,從去年在維也納看過一次後就忘不了,Kentridge說動畫當中有一些東西他也沒辦法清楚解釋,但,很多東西就是沒辦法解釋的.......

的確,藝術是那個過程,而不是結果!人如果能多一點自覺,就不會被框框沖昏了頭,還覺得框框不夠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當代藝術 動畫藝術家
    全站熱搜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