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伊斯(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至貝克特 (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

399px-Samuel_Beckett,_Pic,_1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

Samuel Beckett

 

喬伊斯最重要的著作是《尤利西斯》

貝克特最重要的劇作是 等待果陀

在蕭乾先生的尤利西斯譯本出版沒多久後,妹妹因為工作的關係,有一天拿了一套(上下集)回來給我,我問她為什麼自己不看,印象上她好像是說,不容易看,於是,當時沒什麼慧根的我,一擺也就好幾年,直到今年,被老師指定要看Peter Gay(彼得 蓋伊)《現代主義》後,我才把這本塵封已久的書再拿出來,雖然導讀介紹看了許多,但是真正的內文,我還沒有看多少,我會努力的,因為如同蓋伊說:喬伊斯的才華不是用在展示她的機智與學問,而是在把角色寫得比歷來的小說家更有寫有肉、栩栩如生。喬伊斯說過,只要為一段文字找到適當的文體,那他剩下的工作就只是把每個字詞擺在最恰當的位置。這解釋了何以書中有些段落的音樂性與詩性要強於散文性。不過,最讓讀者難以忘懷的,還是那些從角色心靈裡一洩而出的意識流。這本被人形容為天書的超厚作品,裡面竟然只敘述了不到二十四小時的所發生的事情,他借助了希臘史詩《奧賽羅》的框架,一方面是將史詩的人物故事加以轉化再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緒約束住,以免一發不可收拾。(另一位英國女性作家吳爾芙也寫過一本《戴洛維夫人》,講述發生在一天內的事情,但前者是落落長,後者卻不太愛說了又說)

而會認識貝克特,則是要託今年跟維也納一群音樂家交流的福,因為他們以貝克特早期的小說作品,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中《無名氏》(1953年)為文本,創作了一個人聲作品,這個作品傳承了貝克特的意識流的特色,很有意思。而為了了解這位諾貝爾文學大師,我查到了關於他的介紹,但我真的沒想到原來法文的翻譯戈多二字,就是英文的翻譯果陀二字。

作為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貝克特一生共創作了30多個舞臺劇本,其中有20多個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劇終》和《啊,美好的日子!》。《等待戈多》(1952年)是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之作。它於1953年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立刻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在比較不寬容的倫敦上演後,倍受嘲弄,甚至引發評論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紐約百老匯上演,被美國評論界譏稱為「來路不明的戲劇」。直到70年代才開始被評論界接受並贊譽,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劇本之一。《等待戈多》是一個兩幕劇,出場人物只有5個。全劇的主題就是兩個百無聊賴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卻始終沒有出現。劇情上沒有任何發展,結尾是開端的重複,沒有衝突,只有一些亂無頭緒的對話。舞臺的背景也顯得簡陋、壓抑,令人窒息。

這兩個人在法國相識,貝克特受喬伊斯的影響很大,兩個人都對現代文壇有卓越的貢獻,就像喬伊斯所說,他筆下的布盧姆(尤利西斯書中男主角)就是每一個人(Everyman),而蓋伊補充說明,他指的每一個人是個撕下一切社會偽裝、一切文化虛矯的人。

果陀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物,有的人真的很擅長等待,有的人卻永遠迫不急待,當你是前者,你就會勸後者要有耐心,但若你是後者,你就會勸前者要拼才會贏,什麼是該等的,什麼是不該等的,誰也不知道,但是,真的有些是急不得的,即便已經等的快發瘋,還是得等,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等孩子長大,等小樹長成大樹,但有些等了不見得有用,那就是夢想,但如果是需要臥薪嚐膽的理想,還是急不得,為什麼貝克特要讓觀眾看的快發瘋,其實是要迫使不常使用大腦的人好好的用一下,肥皂劇看多了,腦袋會變笨的,一齣讓人眼睛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好看的劇,如果不能隨時走出劇院,那就好好思考一下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喬伊斯 貝克特
    全站熱搜

    denis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